10月18日,锤子科技的新品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尽管罗永浩将登台演讲视为“人生的诸多苦难之一”,但现场一如既往地维持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会后,50万台新品瞬间售罄,这几乎是锤子科技创业四年来历史累计销量的一半。
这是久违而难得的好消息。不久前,罗永浩在接受 GQ 中国采访时曾坦承,公司部分员工进入了疲惫期。
创业初期,罗永浩向公众和员工描绘的愿景,是太阳、星星和月亮。尽管外界一再提前宣判锤子科技的死刑,罗永浩却让这场众人围观的死刑迟迟没有来临。但比起最初承诺的星辰大海,距离还不小。
锤子科技起步于梦想,壮大于坚持,目前已近千人,这个行业事关最年轻的互联网,也涉及最传统的制造业,涵盖融资、软件、硬件、采购、加工和客服等各个环节。过去数月,除了一些不便释放信息的部门,如人事和财务,我们几乎跟锤子科技每个环节的负责人都做了深度交流,试图把它从老罗灵机一闪的梦想到产业群之间的每一步环节都还原出来,从而呈现出这家公司目前最接近真实的形态与调性。
我们访谈名单中包括锤子的4位副总裁,其中3位是首次接受媒体访问,包括最近刚入职的产品线和硬件研发副总裁吴德周。
7月9日,罗永浩44岁生日,采访在这天进行。在这个节点回望,老罗创业刚好十年,自2006年开始,他做了牛博网、老罗英语培训和锤子科技等项目。目前为止,还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商业成就。
罗永浩说,他正在反省自己。他的自我修正不止于对公司管理,还包括对自己的肉体干预。这时他的真诚与纯粹,无可置疑。他仿佛不是在面对一个采访者,而是在和完全无需设防的朋友聊天,甚至向我仔细介绍了他服药后的感受。
最近,罗永浩自费给员工发放了埃隆·马斯克传。马斯克在创业中也曾遭遇大量的崇拜与厌恶,他的荣誉破碎,财务一度徘徊在悬崖边。在书中,马斯克引用丘吉尔的话:既然必须穿越地狱,那就走下去吧。
ADHD 患者
罗永浩甚至害羞得都不好意思握手,我也有些不知所措。采访前工作人员给我做心理建设:如果老罗看起来疲惫和不耐烦,见好就收;如果心情不错,多聊也无妨。
我向他坦言了这一点。“我昨晚睡得不错,”这位 CEO 不介意员工背后这么谈论他,笑嘻嘻地说,“今天不疲惫。”
对罗永浩的采访比约定时间晚了一个半小时,这在意料之中。员工们说他开会时,不准时得令人发指。心怀愧疚的罗表示采访可以加钟,这对还等着跟他开会的产品经理们可能又是一个意料之内的噩耗。他殷勤地指示他们点些“豪华外卖”。
人们像观看肥皂剧一样,围观和猜测锤子的细枝末节,风暴中的罗永浩其实很安静。“除非跟市场营销推广相关,”罗永浩解释,“否则我希望我在媒体上,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动静。”
就像他和他的手机总在支持者和反对者中引发宗教般的过激反应,罗永浩自身也充满了矛盾。
他具备精力充沛的独裁者气质,但并不自命不凡;他以出色的演讲能力和煽动能力著称,鲜为人知的是他的社交恐惧症;工作时他的暴烈脾气总是毫无预警地爆发,又毫无缘由地结束,但下属们也会谈论起他骨子里的柔软;他有特别成人的部分,善于把握别人的情绪,可也有员工感叹,44岁的罗永浩更像14岁的少年。
见罗永浩之前,我读了《分心不是我的错》。这是他最近分享的一本书,关于注意力缺失症(ADHD)。
这是由脑结构异常所致的一种病,准确地说,是一种先天气质。具备这种气质的人通常具备显著的正向特征,比如聪明、有创造力、有韧性,负向特征也很明显,情绪不稳定、冲动、缺乏组织性等。
“你所有的正向特征都符合,”我告诉罗永浩。其实,所有的负向特征,他也都符合。
跟罗接触的员工提到,每当他们发出“罗老师,今天心情不错”这样的称赞,这位 CEO 都有自嘲的幽默感:吃药还是管用的。
他服用的药物名为“专注达”,这是音译名,进口药。好处是改善负向特征的同时,正向特征也不会消失,服药的头两个礼拜,他有剧烈的头疼,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副作用了。